抗汛期间,有这样一支队伍,他们如同“钢铁长城”,矗立于暴雨狂澜,奋战在排涝修复最前线。他们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实际行动,守护着城市的安宁。他们,就是被赞誉为“城建铁军”的市城建集团全体成员。
暴雨之下:
“逆行”而上 昼夜奋战
7月17日凌晨1时,市气象台连续发布三次紧急暴雨预警,如同战鼓声声,瞬间拉紧了全城的防汛警戒。在这不眠之夜,市城建集团的“城建铁军”迅速集结,以无畏之姿,迎战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挑战。
短短20分钟内,全员到岗到位。市城建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朱波,党委副书记、总经理王鑫,协同全体班子成员身先士卒,穿梭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,从灯火阑珊的桥涵到马力十足的泵站,从宽阔的主干道到静谧的背街小巷,他们用脚步编织起一张守护城市的“安全网”。

东环路第一雨水泵站,作为防汛“主战场”之一,8台雨水泵同时运行,以每小时8.9万立方米的排水量,高速将雨水排入沱河。与此同时,全市17个雨水泵站同步启动,在暴雨中坚毅运行,以每小时28万立方米的排水量,有效缓解城区内涝压力。

夜幕深沉,暴雨倾盆,一抹抹荧光绿在各大主干道上闪耀,成为最亮眼的风景线。他们或俯身检查窨井盖,消除安全隐患;或手持工具,清理杂物,确保排水畅通;更有温暖的双手,助力受困群众推车脱困。雨水与汗水交织,却浇不灭他们心中的信念;黑夜与暴雨共舞,更映衬出他们坚毅的身影。

在这场历时10个小时的抗汛大考中,“城建铁军”共完成疏通城区集水点1500余处,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。
暴雨过后:
排涝筑“坝” 守护家园
雨势逐渐减弱,但守护并未停歇。7月18日上午,沱河水位持续上涨,市城建集团再次吹响集结号,700余名“城建铁军”迅速响应,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投入排涝攻坚战。



汪楼沟与沱河交汇处,成为这场战斗的关键点。数台挖掘机在泥泞中艰难前行,一铲铲泥土堆砌成坚实的防线,守护着沿岸的农田。排水抢险车辆昼夜不息,抽水泵持续轰鸣,不知疲倦地将积水导入沱河,有效减轻了内涝负担。


在这片战场上,“城建铁军”以接力赛的速度和效率奋力拼搏。他们肩扛手提,一袋袋沙土在他们之间快速传递,手中的铁铲上下翻飞,挖土、装袋、搬运、围堵……每一个动作都凝聚着力量与决心。汗水从脸庞滑落,污泥浸透了衣衫,眼神中的无畏与坚韧,透露出他们守护家园的使命与担当。
市城建集团党员突击队队员王永辉激动地说:“汛情就是命令,党员突击队闻令而动,第一时间奔赴防汛一线。在这场战斗中,大家齐心协力,昼夜不息,轮流作业,确保堤坝安全稳固。我们将继续坚守岗位,直到汛情彻底解除。”

而在另一处战场,陈集镇陈四楼矿东侧的管道抢修工作同样紧张激烈。夜色中,他们与污泥奋战,与时间赛跑,经过10个小时不间断工作,成功修复管道,消除了安全隐患。
雨后初霁:
全力以“复” 秩序井然

暴雨过后,城区修复工作刻不容缓。7月20日,“城建铁军”全员出动,再次奔赴防汛前沿。他们不遗余力地清除桥涵积水,确保道路畅通;不畏脏累,用手疏通下水道,将淤塞与杂物一扫而空;细致入微地对关键区域展开排查,力促城市交通全面复苏。


经过不懈努力,城区交通迅速回归正轨,街道重现车水马龙、繁华有序的景象,有力保障了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。雨后初霁,捷报频传,那些曾经的疲惫与艰辛,此刻都化作了最为璀璨的荣耀勋章。

在这场抗汛战役中,市城建集团全体人员以血肉之躯铸就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墙,将“城建铁军”精神深深镌刻于城市记忆之中,用实际行动践行了“召之即来、来之能战、战之必胜”的豪迈誓言。展望未来,无论风雨多么狂烈,挑战如何艰巨,“城建铁军”都将坚如磐石,屹立前线,守护着我们共同热爱的家园。